一、活动背景与目标
在双减政策与核心素养培养要求下,我校拟开展知行合一·探源致远主题研学活动。通过沉浸式实践教育,突破传统课堂边界,实现三个维度目标:
1.知识迁移:将课本中的历史、地理、生物等学科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实践体验
2.能力提升:培养观察分析、团队协作、问题解决等跨学科综合能力
3.价值塑造:厚植家国情怀,建立科学思维,增强文化自信与社会责任感
二、活动设计理念
本方案以PBL项目式学习为框架,构建三维一体研学模型:
-认知维度:设置历史现场生态课堂科技前沿三大主题模块
-能力维度:设计观察记录、实验探究、社会调研等实践任务
-价值维度:融入家国情怀、科学精神、人文关怀等教育要素
三、活动实施框架
(一)前期准备阶段(1周)
1.组建跨学科导师团队(含学科教师、专家顾问、安全员)
2.开发《研学手册》包含:
- 知识图谱:关联8个学科12个知识模块
-任务清单:设置20项个性化探究任务
- 安全预案:制定三级应急响应机制
3.开展行前培训:
-急救技能培训(CPR+AED操作)
-智能设备使用(测绘仪、水质检测包等)
-课题研究方法指导(文献查阅、数据采集)
(二)核心研学阶段(3天2夜)
模块一:历史现场·文明解码
-地点:良渚古城遗址/三星堆博物馆
-任务:
1.运用三维扫描技术复原文物模型
2.模拟考古发掘并撰写发掘报告
3.策划文物背后的故事微展览
模块二:生态课堂·自然探秘
-地点:天目山自然保护区/南海珊瑚礁研究所
-任务:
1.制作生物多样性标本集
2.开展水质酸碱度梯度实验
3. 设计生态修复可行性方案
模块三:科技前沿·创新实践
-地点:中科院智能所/航天科技馆
-任务:
1.组装简易机器人并完成指定任务
2.模拟空间站生命维持系统设计
3.撰写《未来科技应用畅想书》
(三)成果展示阶段(2周)
1.举办研学成果博览会:
-设立学科探究、创新发明、文化传承等展区
- 采用VR技术还原研学场景
2.开展研学小院士评选:
- 设置**课题奖、创新实践奖等6个奖项
-优秀成果汇编成《研学案例集》
四、安全保障体系
1. 建立五位一体安全网络:
-医疗保障:随队医生+定点医院绿色通道
-交通保障:专业运输公司+双司机制度
-通讯保障:对讲机+应急卫星电话
-保险保障:定制研学专项保险
-人员保障:1:5师生配比+安全员全程跟队
2.实施三级预警机制:
-黄色预警(常规风险):导师即时处理
-橙色预警(突发状况):启动应急预案
-红色预警(重大事件):启动联动救援机制
五、评估反馈机制
1.构建三维评价体系:
- 学生自评(研学日志+成长档案)
-小组互评(实践任务完成度)
- 教师总评(核心素养发展评估)
2.设立研学改进委员会:
-定期召开师生座谈会
- 建立长效反馈机制
-形成年度研学白皮书
六、预期成效
通过系统化研学实践,预计实现:
-90%学生掌握基础科研方法
-85%学生完成跨学科课题研究
-100%学生获得安全技能认证
-形成20项以上可推广的研学案例